港區之美:
「芝」(しば)是東京鐵塔的所在地,位於港區的東半部,與麻布、赤坂、四谷、牛込、小石川、本鄉都屬於「山之手」(山の手/やまのて)區域。在這裡我們趁機會來介紹一下東京被分為最大的兩個區域,一個就是山之手,另一個就是下町。
很多讀者應該都看過日本作家池井戶潤原著,2015年由TBS電視台翻拍為連續劇,由阿部寬主演的《下町火箭》(下町ロケット/したまちロケット),也常聽到下町風情之類的描述。在東京,「山之手」與「下町」是自江戶時代以來,就將江戶/東京的風土民情一分為二的一個區分,「山之手」是優雅的,而「下町」是直爽的;「山之手」是高級的,而「下町」是庶民的這樣的印象,深深烙印在東京人的心中。不過,這樣的劃分卻並非是自然形成,而是人為的。東京的地勢是由東北部的武藏也台地往西南越來越低,而比較高的山區或靠近山的地區就被稱為山之手,下町指的則是位於下方、面積廣大的町,也就是江戶川、荒川等河川匯流於東京灣,由泥沙堆積而成的,稱為東京低地的,包括淺草、神田、日本橋、本所、深川等地的三角洲。由於江戶時代的幕府在推動江戶的造町計劃時,為了準備寬廣的空間給來自各地的武家建造宅邸,於是便把山之手劃給了武家,而讓商人和工匠們集中居住在下町。進入明治時代後,這樣的劃分依然維持著,居住在山之手的,都是官僚政治家和軍人等上流階層,下町則依然是商人和工匠的居住地。久而久之,山之手與下町便發展與承襲了各自不同的特質。以現在東京的行政區劃分來看的話,山之手包括了千代田區西部、新宿區東部、港區、文京區。而在大正十二年(1923)的關東大地震後,出現的在豐島區、中野區、杉並區、世田谷區、大田區等新興住宅區,也被認為屬於山之手區域。而下町則包括了中央區、千代田區東部、江東區、墨田區一帶,並在關東大地震後,隨著災民的移入,擴大至葛飾區、足立區和江戶川區。
昭和33(1958)年,由有著「塔博士」之稱的日本耐震構造之父內藤多仲所設計的東京鐵塔,在港區芝的芝公園完工了。內藤多仲博士於留學美國時,由於受到拿掉隔板而導致行李箱壞掉的經驗,以及船隻結構所得到的啟發,研究後發明了剪力牆結構計算理論,先後設計了1954年完工的名古屋電視塔、1956年的第二代通天閣、1957年的別府塔、札幌電視塔,以及1964年完工的博多港塔,加上東京鐵塔,被稱為「日本高塔六兄弟」。
東京鐵塔矗立於一個公園之中,這個公園叫做芝公園。芝公園在1873年(明治6年)開園,上野恩賜公園在1876年開園,兩者都是東京歷史最久的公園。但其實,這兩個公園原本都是江戶時代重要寺廟周圍的綠地,前者為增上寺(ぞうじょうじ),後者是寛永寺(かんえいじ),而且兩者都是為了封住江戶的鬼門而興建,還都是歷代將軍的菩提寺(供奉祖先牌位的寺廟),埋藏著歷代將軍的遺骨。不過,由於在戊辰戰爭江戶無血開城後,駐守上野的幕府軍彰義隊堅守寬永寺,在新政府軍的猛烈進攻下,寬永寺內超過半數的建築物都毀於一旦,因此榮光不在。而增上寺的規模雖不及寬永寺,但只有寺內的五重塔與德川家靈廟在二戰時燒毀。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Dd ta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海公園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北京市城區的中偏北部,故宮和景山的西北側,始建於宋遼金時代,是世界上現存建園時間最早的皇家宮苑。北海的布局以瓊華島為主體,在島的頂端建有標誌性建築永安寺白塔,與南岸的團城、北岸的宮苑群遙相呼應,相互借景,構成園林的南北中軸線。1969年至1979年,北海公園以「保護中南海安全...
「四 十 二 分山」的推薦目錄:
四 十 二 分山 在 仙女懶媽愛轟趴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跟家中小獸同籠已堂堂邁入第四週了,這陣子我跟小王最大的衝突點來自他對3C產品的黏著度已到無法管控的地步,https://bit.ly/3h6qq28
成天盯著平板螢幕到拓湯,每次吼他下課十分鐘去陽台望遠凝視兼曬太陽補充鈣質他又死活不依,中二提前下修到小五。
對於小王的課業,我一直是秉持著暴躁佛系路線,不講原則,沒有耐心。國小不給小王辦手機是我最後的底線。手機堪稱是學童視力、學習力和專注力的頭號殺手,亦是破壞親子關係的大魔王。
我對孩子牙齒和晶亮健康向來有著強迫症般的執著,若就以上兩項指標來選拔模範母親,想必我是可以輕鬆奪冠(披彩帶+皇冠權杖+繞場向觀眾揮手致意)。
是的,大家耳熟能詳的老字號本土健康食品品牌
【 你滋美得 NutriMate 】用料下重本品質就是值得信賴。
✅ 【 金盞花葉黃素凍 】
「酒、酒精、葉黃素」,並列為 #居家三級三寶。
不論大人小孩都很難抵擋3C的誘惑,適當補充葉黃素有助於抵禦3C傷害,但人體無法自己合成葉黃素,必須從天然食物中攝取,偏偏鮮少有孩子會主動攝取蔬果,背著你偷吃偷買零食糖果的功力倒是出神入化,讓人防不勝防啊 !
• 條狀包裝是小朋友最愛吸吸吮吮的果凍口感,小王說吃起來像芒果口味。我會不定時的偷放在他營養午餐的空餐盒裡,若他中午打開有葉黃素果凍就會覺得驚喜,也感受到母親對他滿滿的愛 (小王表示這倒沒有),在神不知鬼不覺中給他補充了葉黃素,讓他晶亮健康,放電瓦數更強(女同學表示還好)。
• #德國專利 #Xangold 葉黃素酯,7國專利萃取製成技術,生物利用率為其他型態的1.61倍。黃金複方成分 : 山桑子+黑醋栗+維生素A,功效更加乘,為業界高規格的葉黃素凍。
• 葉黃素凍不添加色素及防腐劑,以木醣醇取代部分蔗糖,讓人吃得放心。
✅ 【 檸檬酸鈣粉 】
補鈣是不分性別年齡的全民運動,不管是小孩男人女人老人,都要鈣高尚 (手比大拇指)(天哪我好老派)(聽懂得請喊聲讓我知道我不孤單)
• 鈣質補充劑型有好多種,其中以檸檬酸鈣粉吸收表現最好(較常見的碳酸鈣可能對於食用後可能會有脹氣現象,而乳酸鈣吸收率比碳酸鈣高,但鈣含量較低,若有乳糖不耐症需注意食用)。
• 對於不喜歡吃錠狀或膠囊的兒童或長者,鈣粉服用更輕鬆方便,清爽檸檬風味口味不酸微甜,粉粒細緻順口,入口即溶解,不會卡在喉嚨造成嗆粉。
🛒 https://bit.ly/3h6qq28
6/7(一)~6/16(三)53折起專屬破盤優惠
關禁閉延長賽開打中,孩子的體格和晶亮一定要顧好來啊報導
#金盞花葉黃素凍 #檸檬酸鈣粉 #你滋美得 #NutriMate
四 十 二 分山 在 生活在他處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南湖大山 Day2
.
宥樽給的褪黑激素似乎有效,難得在山上有「睡進去」的感覺。不過睡眠一樣不長,大概九點到十二點這段時間稍微熟睡,接下來都睡睡醒醒,至少有休息到啦!
.
昨日為了找營地多走了一個多小時,因此第二天可以稍晚出發。第二天表定行程比第一天更長,難度更高,導致出發前戰戰兢兢。幸好對於負重漸漸適應,而且實際上,扣掉三頓餐食和部分飲用水,重量也真的變輕了,走起來似乎比較輕盈(?)
.
一開始延續昨日的陡上,走在海拔兩千多公尺的樹林裡,踩點是盤根錯節的樹根,或許是山陰山陽之別,林相偶有低海拔的樣貌。粗壯的樹木變多了,也倒了不少,大概是生長在稜線上注定要承受天氣第一時間的衝擊。倒掉或沒倒的樹長滿青苔,抱上去很柔軟,我有時會挑一顆雙手張開無法環抱的大樹,抱著,聽自己的呼吸,聽它是否想傳遞什麼訊息。
.
此去經過一處開滿臺灣杜鵑的山徑,忽然來到攻頂岔路,大部分人背包和仗直接路邊丟著,一身輕便上去。走不到 100 公尺就完登此行的第一座百岳 #審馬陣山,海拔 3141 m,山頂毫無展望(甚至不覺得是山頂),只有一座木碑,拍拍照就下山。
.
續行來到審馬陣草原,這段路線相對平坦,但非常裸露曝曬。草原有條岔路通往審馬陣山屋,但大部分山友不住那了,草長得很高,盡頭是傳說中可以拍攝南湖大山倒影的「黑水塘」,我們隔天陰錯陽差喝了那個水塘的水。這又是另一件事了。
.
沿途第二座百岳是 #南湖北山,海拔 3536 m,同樣是背包扔著輕便直上。我覺得把背包扔著這件事很有趣,在山上你就是可以很放心地把財產丟在路邊,沒有人會無聊到來幹你東西增加自己負重(或許還是有啦)。南湖北山展望較佳,但望過去就是馬上要面對的 #五岩峰。
.
五岩峰被形容是進入圈谷前的一道難關,或許是已做好心理建設,實際上覺得上上下下拉繩蠻好玩的,有點類似玉山攻頂前的最後那段。而且沿途很美,有大量的玉山圓柏相伴。怎麼說呢?就好像小昆蟲穿梭在柏樹盆栽裡。說不定我們在山神眼中就是小昆蟲。
.
過了五岩峰,緊接著就是 #南湖圈谷 的頂部,往右通向南湖北峰,但我們很現實地覺得既然不是百岳就 pass 了。選擇直接碎石坡下圈谷。這段碎石坡長達 700 公尺,非常陡的陡下,大概是所有爬過南湖大山的人集體記憶。下碎石坡其實不難,重心要壓低,然後踩點要特別注意,路面不再是穩固的,而是滑動的。
.
約莫走到一半吧,忽然從圈谷底部吹來一陣風,我大概是太專心在腳步上了,導致身心有點緊繃,但這一陣風吹來,我試著閉上眼,微微張開雙手,好像要迎接它一樣,沒想到眼淚竟不自主地湧出來,連自己都措手不及。我睜開眼,看著整個圈谷,想止住眼淚,但越壓抑越失控。於是我轉身去找夥伴討拍,我先看到阿吉,然後對她說:「怎麼辦我一直在哭......」沒想到戴著墨鏡的她已經淚流滿面。我再看看後面的宥樽,他不曉得是受我們影響還是怎樣,眼眶也是紅的。
.
到底為什麼在哭?最主要就「感動」吧!「終於來到這裡」的那種感動。遙想剛接觸登山,南湖大山就一直是我的短程目標,看著別人的風景照,指著相片說總有一天也要去到那裡的那種目標。辛苦了兩天,苦盡甘來,夢想中的風景在眼前展開,眼淚自然流了出來。
.
終於來到圈谷底部,找了人少的腹地,簡單煮食後開始紮營。慘劇在這時發生了,昨天還搭得好好的帳,今天在撐營柱時,有個接點出現一條小裂縫,宥樽發現不太妙,果然在第二次架設時,繃緊的營柱斷裂彈開(還彈到我的手超痛)。我們全傻眼了,因為這樣一來帳篷就無法搭了,晚上要睡哪裡?
.
帳篷是租來的,檢查了一下沒有附「修補包」。阿吉雖然有備用營柱,但沒有螺絲起子也沒輒。附近的山友前來關切,一樣只能搖搖頭。我們只好死馬當活馬醫,硬是用繩子固定節點,原本轉彎的部分變成一個直角,尖銳的部分用濕紙巾包裹。如此免強搭起一個歪斜的帳。有總比沒有好。
.
搭帳篷突發事件讓原訂取水時間延後了一個多小時。我們四人下山取水,已經身心俱疲的達衛留下來顧家,幫忙把散落的行李整頓好。缺水的情況蔓延整條路線,取水需要再下切一段路到溪谷,來回至少要 30 分鐘。那裡有一個人工池,大概一個水槽那麼大,沿山壁滴落的水雖小,但不知為何人工池的水就是撈不完。用濾水器過濾掉泥沙,就變成乾淨的飲用水。
.
再次回到營地,宥樽和達衛在帳篷內睡起午覺。我因為害怕晚上失眠,所以決定煮個咖啡,一邊欣賞山景,阿吉出來陪我聊天,Momo 先是隔著帳和我們對話,最後也跑出來一起散步。圈谷的天氣變化很大,山嵐不斷從圈外爬進來,刮起一陣冷風,但有太陽的時候又很曬。天氣不斷在變化,無法掌握,就好像後來宥樽說的:「你不覺得圈谷雖然很美,但感覺無處可逃嗎?」好像在預告當晚 6-7 級的強陣風。
.
陸陸續續有人進到圈谷,山屋也住滿了,許多人在黃昏前跑到「網咖」去上網,那是圈谷中訊號最好的地方。網咖在一片草原旁,緊連著邊坡,方向正好對準西方,有對情侶坐在那邊看夕陽西落。夜晚降臨,又是早早睡的一天,剛吃完煮失敗的義大利麵,又吞了一顆褪黑激素。隔天醒來就要攻頂,目標南湖東峰與主峰。
.
Photo by YEN SHIHMIN
四 十 二 分山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海公園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北京市城區的中偏北部,故宮和景山的西北側,始建於宋遼金時代,是世界上現存建園時間最早的皇家宮苑。北海的布局以瓊華島為主體,在島的頂端建有標誌性建築永安寺白塔,與南岸的團城、北岸的宮苑群遙相呼應,相互借景,構成園林的南北中軸線。1969年至1979年,北海公園以「保護中南海安全」為由關閉,禁止遊人入內。1979年後北海公園重新對公眾開放。1996年,北海被列入聯合國教育科學文化組織世界文化遺產後備名錄。北海全園占地約70公頃,其中水域占據了一半以上的面積。太池中有瓊華、團城和犀山台三島,分別象徵著蓬萊、瀛洲和方丈,體現了對蓬萊仙境的追求。是一座純粹的人工園林,布局以水為主體,在太液池中布置島嶼,用橋和岸邊相連。太液池的池水原經金水河直接引自玉泉山,明代起取自積水潭。池中有瓊華、團城和犀山台三島,分別象徵著蓬萊、瀛洲和方丈,體現了對蓬萊意境的追求。它的建築風格受到一些江南園林的影響,但總體上仍然保持了北方園林持重端莊的特點。園內宗教色彩十分濃厚,不僅瓊華島上有永安寺,在北岸和東岸還有闡福寺、西天梵境、小西天、龍王廟、先蠶壇等佛教、道教建築,因此是一座集宮室、宅第、寺廟、園林於一體的宏大帝王宮苑。瓊華島位於北海的中偏南部,太液池中,是整座園林的核心。金代稱瓊華島,元代曾一度改名為萬壽山。「燕京八景」之一的「瓊島春蔭」指的就是湖心的瓊華島。瓊化島上的白塔也成為北海形象的代表。著名兒童歌曲《讓我們盪起雙槳》中的歌詞「讓我們盪起雙槳,小船兒推開波浪,水面倒映著美麗的白塔,四周環繞著綠樹紅牆」描繪的正是泛舟太液池的景致。島上建築均依山而建,高低錯落有致,大體可分為東南西北四個部分。瓊華島的西坡山腰有琳光殿、甘露殿、水精域、蟠青室等組成的建築群。其北側的閱古樓是座皇家藏書樓,平面呈半月形,共有兩層,上下共25間,左右合抱,內有螺旋樓梯。在樓內牆壁上鑲嵌了《三希堂法帖》刻石495方,囊括魏晉以來134位書法家的墨跡精華,其中王羲之《快雪時晴帖》、王獻之《中秋帖》、王珣《伯遠帖》等三件墨寶都堪稱稀世奇珍,被乾隆帝譽為「三稀」。
山的北坡分為山麓和臨水兩部分。山麓建築有抱沖室、一壺天地、酣古堂、盤嵐精舍、得勝樓等。在山坡下,是臨水而建的漪瀾堂、道寧齋、碧照樓、遠帆閣等一組亭台樓榭,風格參照了鎮江的金山寺。其兩側有長300米的半圓形雙層長廊,東西分別連接倚晴樓和分水閣,與太液池北岸的五龍亭、西天梵境等建築隔水相望,交相輝映。在西北側的山坡上還有乾隆時建造的仙人承露盤,是雕刻在蟠龍石柱上的一尊以雙手承托露盤的仙人像,總高5.5米。山的東坡建築不多,有智珠殿、半月城和見春亭等。這一片林木成蔭,怪石嶙峋,崖洞深邃,景色幽靜。「燕京八景」之一的「瓊島春蔭」就是指此,至今林蔭內還保留著一塊乾隆帝題詩的「瓊島春蔭」幢形碑。清順治八年(1651年)在萬壽山上建造了白塔,故山又名白塔山。瓊華島的山坡的南麓以永安寺為主體,有山門、鐘鼓樓、法輪殿、正覺殿、普安殿、善因殿等。所有殿宇均為歇山頂,並覆蓋了黃、綠、藍等各色琉璃瓦,從山頂俯瞰下去,色彩斑斕、蔚為壯觀。電影《祖國的花朵》中的插曲《讓我們盪起雙槳》中所指的白塔即為此。
在永安寺的後部、瓊華島的最頂端,矗立著高達35.9米的白塔。它是一座覆缽式塔,外形與妙應寺白塔頗為相似,但更為秀麗。永安寺白塔始建於清順治八年(1651年),是在原廣寒殿舊址的基礎上修建起來的。康熙十八年(1679年)和雍正九年(1731年)兩次因地震倒塌,後來都進行了重建。塔的基座是十字折角形的高大石砌須彌座,座上置覆缽式塔身。覆缽的正面有壺門式眼光門,內刻「十相自在」圖案。塔身上有高大挺拔的塔剎。剎座是一個小型須彌座,其上置由十三重相輪組成的細長「十三天」剎身。十三天之上覆以兩層銅製華蓋,下層周邊懸14個銅鈴。塔的頂端是仰月和鎏金火焰寶珠組成的剎頂。
西天梵境原名大西天禪林,建於明代,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重修後改為今名。山門前有一座精美的琉璃牌坊,門內為天王殿和大慈真如殿,供三世佛和十八羅漢像,殿周圍有六十七間迴廊環抱。西天梵境的西側有一塊彩色琉璃磚影壁,稱作九龍壁,建於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壁面闊25.86米,高6.65米,厚1.42米,廡殿頂,底為青白玉石台基,上有綠琉璃須彌座。壁面前後各有九條在雲霧中翻騰的蛟龍,是由424塊預製的七彩琉璃磚拼砌而成的,色彩絢麗,古樸大方。
團城位於北海的南側,北海與中海之間,是一座相對獨立的小園林。它原是太液池中的小島,稱作圓坻(意為水中的小塊地)。金大定三年(1163年)至十九年(1179年),開始在島上營建宮殿。元代增建了儀天殿,明代重修後改名為承天殿,並將東南兩處水面填為平地,四周加築帶雉堞垛口的城牆,形成一座微型城池。清代又修建了玉瓮亭、古籟堂、敬躋堂、余情齋、鏡瀾亭等屋舍,構成中軸對稱的格局。團城占地4553平方米,城台高出地面約5米。東西兩側的城牆下各開一座門,上建門樓,內有台階可登城台。位於平台中央的承光殿是城內的主體建築,始建於元,初為半圓形,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重建後平面呈十字形。它的中間部分為方形,面闊進深各三間,四面各出抱廈一間,南面有月台。殿頂為重檐歇山頂,覆黃琉璃筒瓦,色彩絢麗、裝飾豪華。
承光殿內佛龕中供奉一尊用整塊白玉雕成的釋迦牟尼坐佛,高1.5米,重約2.5噸,相傳是光緒二十年(1894年)明寬和尚從緬甸募化而來獻給慈禧太后的。1900年八國聯軍曾劫掠北海的珍寶古玩,至今玉佛的左臂尚留有當時的刀痕。在殿前有一座玉瓮,名「瀆山大玉海」,高0.7米,重約3500公斤,系用整塊墨玉雕成,是中國現存形體最大的古代玉器。它的原材重達5噸,元世祖忽必烈下令將其雕為玉海,於元世祖至元二年(1265年)完成,運至大都,放於廣寒殿內。大玉海顏色青綠,上雕龍螭象徵蒙古汗,羊、鯉魚、犀牛、海螺、河蚌、蟾蜍、馬、兔等在波濤中參拜龍王。明代末年,廣寒殿被燒毀,瀆山大玉海流落民間。後被北京西華門外真武廟的道人發現,以為是一個普通石瓮,遂帶回作為鹹菜缸。清代乾隆帝訪得後以重金收購,置於團城建石亭保護,並且還親筆撰寫了兩首詩歌銘刻在玉瓮上。承光殿四周松柏蒼鬱,不少古樹都有數百年的歷史,古代帝王曾封以「遮蔭侯」、「白袍將軍」等官爵。
景山公園位於中國北京市西城區的景山前街,西臨北海,南與故宮神武門隔街相望,是元、明、清三代的御苑。公園坐落在明清北京城的中軸線上,公園中心的景山,曾是全城的制高點。在元、明、清三代,景山及其附屬建築不僅是一座供游賞的皇家園林,還具有習射、停靈、祭祖、官學、躬耕、戲曲、宗教等多重功能。目前公園占地23公頃,園內松柏蔥鬱,遊人如織,是北京皇城內獨具特色的所在。
四 十 二 分山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如果豆品界有英雄榜,登榜者,除街坊老字號、高級超市的舶來品外,該還少不得「正豆」這個本土品牌。有機食材、嚴謹製作流程、東方禪意設計、可重用包裝、精巧的命名……由內至外,由本質至形象,都是那麼到位,到位得讓人忘了它本來只是社企一件「愛心」食品。
這件「愛心」食品出現之初,一陣「社企除」,連有份把它孕育出來的陸慧婷(Angel)也高呼:「如果今時今日拿上手,我猜你不想買!」Angel是新生精神康復會庇護工場經理,服務機構廿多年,有份籌措「正豆」這個品牌。2003年,沙士疫症爆發,到處哀鴻,烏雲蓋城,該會相信心靈與肉身健康互為因果,於是致力開發有機健康食品。有社會使命在身,故挑選食品種類時,機構既考慮市場需要,又顧及精神病康復者是否有能力參與生產,最終屬意豆品。
生產之初,十分山寨,既沒有專家領軍,也缺乏專業機械輔助,不過是門外漢職員帶着學員(康復者),邊摸索邊生產。質素自然不見得出眾之餘,甚至收到客人反映味道苦澀。味道也搞不好,遑論費心神形象設計。機構沒有為豆品起名,所謂的包裝只是普通膠樽,加上簡單招紙。雖說產品缺乏吸引力,但總有一些客人因「愛」 之命而付鈔。
然而機構有份鬥心,就是不滿足於只做件「愛心」食品。Angel跟同事四處物色技術支援,找過好些老店、大企業,嘗盡檸檬和白眼,「分享技術,我想在商業機構,沒有這種文化。你是我的競爭者,怎可能跟你分享技術。」
最終只有深水埗公和荳品廠理睬他們。第五代接班人蘇意霞二話不說,帶着老師傅上門授業解難,幾乎是手把手地傳授手藝。顧問費用分文不收之餘,還慷慨地分享置器材的門路。「公和經營時間長,累積了人脈和江湖地位,外地供應商每年都會免費招待他們,但他們卻無條件地把這些機會轉贈我們。」蘇意霞說,她從沒有擔心教識徒弟無師傅,反而相信行家齊齊進步,行業才有明天。
在公和指導下,機構終於做出質素穩定的有機豆品。
再得熱心的設計師相助,為品牌設計包裝,有了鮮明的形象,正豆有能力走出社企,走入商業社會,跟市面有型有古有品味的食品一較高下。
新生精神康復會
電話:2332 4343
網址: http://www.nlpra.org.hk
農社330 - 大圍
沙田港鐵大圍站大堂20-21號
新生農社 - 屯門
屯門港鐵屯門站大堂45-46號
撰文:周燕
攝影:陳秉謙、鄧廣基、關永浩
========================================
飲食男女App大革新!立即開App寫食評,下一個食神可能就係你!✍
?iOS App 下載:http://goo.gl/ZNVWFd
?Android App 下載:http://goo.gl/MrW6YE
即like《飲食男女》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eatandtravel
飲食男女網站:http://etw.hk
即刻Follow我哋Instagram,睇更多靚片靚相!
http://goo.gl/KwjNOE (@eat_travel_weekly)
四 十 二 分山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耶利哥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城市,至少已有八千年之久。它的遺址在約旦河谷,在海平面以下,離今日以色列和約旦交界處不遠,在艾倫比橋的西邊,緊扼以色列人進入應許之地的門戶。耶利哥在《舊約‧聖經》佔很重要的地位,它是若蘇厄過約旦河後,第一個佔領之城。在《新約‧聖經》有關慈善的撒瑪利亞人的故事,《路加福音》( 10:25 -37)就是以此作為題材:「有一個人從耶路撒冷下來,到耶利哥去,遭遇了強盜…」此外,相傳耶穌在耶利哥的一個山上接受魔鬼的試探,所以亦有試探山(Mount Tempt)之稱。由於考古學者一度找不到這個古城的遺址,十九世紀的學者甚至懷疑《聖經》提及耶利哥故事的真實性。十九世紀以後,考古學家不斷湧來,探尋這座古城遺址。1867-70年間,歐洲人沃倫率先在耶路撒冷及其周圍地區展開調查發掘工作,但一無所獲。二十世紀初,德國的沙林教授(Prof Ernst Sellin)和屈申格教授(Prof Karl Watzinger) 揭開了耶利哥城的發掘序幕。他們發掘出耶利哥城的裡外兩面城牆,相隔10-12尺,內牆有12尺厚,外牆則有6尺厚和25-30尺高。由於當時學者還未熟悉銅器時代的防禦設計,兩個考古學家不能確定整個防禦工事的運作。直至二十世紀中葉,耶利哥古城被兩位考古學者,英國的加斯唐(Prof John Garstang)和凱揚女士(Kathleen M Kenyon),分別率領一支考古隊繼續發掘此一古城,揭示出從新石器時代直至《聖經‧約書亞記》第六章所描述的毀城時代為止的完整序列。原來耶利哥城比五千年前在幼發拉底河與底格裡斯河之間的閃族(Sumeria)城還早四千年! 從耶利哥遺址豐富的文化層來看,可以推想過去在這裡曾怎樣的地方。最古老的耶利哥,是在前陶新石器文化層,這一層發現有直徑五米左右的圓形豎穴居室,和厚二米、高四米的石砌城牆。到陶新石器時代,繁盛一時的耶利哥城在耶穌前七千三百年左右突然沒落。在耶穌前四千五百年左右,這裡又重現人類活動的蹤影。居民已會製作陶器。到古青銅時代,即耶穌前三千年的青銅時代,這裡開始形成一座城市,居民用乾土砌的城牆,在地震和外敵的攻擊下,屢廢屢興,最終被阿摩利人的一把火燒掉。
廣義上的死海古卷,包括在死海沿岸陸續發現的古洞中所發掘出的文卷。狹義上的死海古卷,則就是我們通常所指的,在死海西北沿岸,昆蘭地區的一條乾涸的河岸旁十一個古洞中所發現的古卷。從1947年開始,有近四萬個書卷或書卷的碎片被找到。這些書卷大都儲存在瓦罐中,大部份是以希伯來文寫在羊皮上的,少數用亞蘭文(阿拉米語)寫成。據估計,古卷的成書時間約在西元前1到2世紀期間(從耶穌之前一百七十年到耶穌之前五十八年),古卷經過了兩千年後,大部分都已變成碎片,只有少數的書卷比較完整地保留下來。又經過專家們大約五十多年的努力,近五百卷書卷部分或全部的復原,其中保存最完整的是《以賽亞書》。從古卷的內容中,大部份學者認為其原收藏者,是當時附近昆蘭社區(Khirbet Qumran)的隱士派的猶太人。西元70年,如日中天的羅馬帝國佔領了耶路撒冷,放火燒毀了猶太的聖殿。在這種背景下,當時住在附近昆蘭社區的隱士派的猶太人,可能由於攜帶不便,或為了避免珍貴書卷的毀壞或遺失,將他們一大部分珍貴的藏書,收藏入洞穴,以便保留。
馬薩大Masada是猶太人的聖地,世界遺產之一。位於猶地亞沙漠與死海穀底交界處的一座岩石山頂,北距En Gedi約25公里。其東側懸崖高約450米,從山頂直下死海之濱;西側懸崖高約100米。山頂平整,呈便菱形,南北長約600米,東西寬約300米,周圍城牆長約1400米。通向馬薩達的自然道路都極為險峻,最主要的是東側的「蛇行路」(Snake Path)。西元72年,羅馬人調動了15000名士兵將這裡團團圍住。雖然馬薩達堡壘上只有區區1000多人,而且還有很多婦女兒童,但他們堡壘準備充分,山裡不缺吃喝,只要羅馬士兵攻上來,就會有巨石扔下來將人砸成肉泥。羅馬人毫無進展,圍困了孤城一年。次年,羅馬人想到了新的方法,驅趕成千上萬名猶太奴隸打造雲梯,通過巨型的雲梯直接登上城牆。馬薩達的勇士們面對同胞時猶豫了,他們不忍心用石頭砸自己人,眼看著雲梯一天天建成。當雲梯最後建成,馬薩達上的猶太人已經知道大勢已去。儘管如此,在頭像和死亡面前,他們選擇了後者。以下這段話是公元73年4月15日,反抗軍首領愛力阿沙爾說的一段話:“勇敢忠誠的朋友們!我們是最先起來反抗羅馬的猶太人,也是堅持到最後一刻的人。感謝上帝給了我們這個機會,當我們從容就義時,我們是自由人!為了讓我們的妻子不受蹂躪而死,讓我們的孩子不做奴隸,我們要把所有財物連同整個城堡一起燒毀。不過一樣東西要除外——那就是我們的糧食。它將告訴敵人,我們選擇死亡不是由於缺糧,而是自始至終,我們寧願為自由而死,不願做奴隸而生!” 因為猶太教裡不允許自殺。如果自殺,這個人上不了天堂,只能下地獄。於是,他們選擇了抽籤的方式。最後的960人,抽出了10個人,他們每個人負責殺死其他的人。人們在地上躺成一排,抽中簽的人要一個個殺死他們,殺完之後還要檢查是否真的殺死,沒有殺死還會補刀。餘下的10個人再進行抽籤,抽出最後一個人,然後再殺死其他9個人。當只剩下他自己後,他檢查是否所有人都死了,然後放火燒了宮殿,最後選擇自殺,他是那個“下地獄”的人。殺死敵人並不可怕,但是殺死身邊的戰友、老婆和孩子,是何等的勇氣。據說,最後僅有兩個大人和五個小孩躲在一處蓄水池裡得以倖免,也因此得知了羅馬破城前發生的故事。
四 十 二 分山 在 #五分山氣象雷達站 - Explore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說明:新北市平溪及瑞芳之間的五分山,藍天下沿途芒花盛開的公路,遠望二顆像冰淇淋球的氣象雷達站,從五分山步道終點,入口處順著階梯步道,大約走10分鐘就能抵達瞭望 ... ... <看更多>
四 十 二 分山 在 四十二份湧泉自然生態步道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四十二 份湧泉自然生態步道4K 影片網址: https://youtu.be/s-E41uVLkSo「 四十二 份湧泉埤塘」映入了蒼鬱樹林,映入了藍天白雲,水質清澈見底, ... ... <看更多>